Thyme(8)DEATH
时间感觉真快,距离外婆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感觉这一个月像过了一年又像过了一晚,也许应该用辩证法好好分析一下。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死亡这件事情,因为这一次外婆的死亡对我的影响比较深刻。一个月之前的上午,她去世前几小时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她那扩散的瞳孔,与无力举起的双手。
我想这是因为她的生存与死亡之间强烈的对比,让我更加认识到死亡的真实性。毕竟她在我家里呆了一年多的时间,我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她的痕迹。在一个月以前的日子里,她的声音、晚上的祷告、吃饭、行走等等,都能证明这是一个活着的人,可当我又想到失去生命体征的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时,不免觉得有些不适,因为她太安静了,安静得令人可怕。回忆起她曾经睡觉是胸前起伏的被褥,再回忆起她在白布之下的静止,这种感觉就像保老师在烈日下突然失明一样尖锐。
普通人怎样理解死亡的?也许是抽象地相信死人去另一个世界,也许是相信身体机能停止后,意识或是说“灵魂”彻底地消散。不论怎么想,似乎死亡都把人限制在了活着的一生,因为大家几乎都相信死亡就是结束,不论这个结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也许这就会促使人们拼命地抓住在世存活的日子,在呼吸停止之前,尽可能地享受这个世界的丰富,“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成了人们在死亡面前的最优解。
死亡的大门之后到底是怎样的?活着的人都不清楚,只能凭着自己的猜测,或是凭着自己的信念。有人相信大门的背后就是虚无,意味着人进入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于是在进入大门之前的一切显得尤为珍贵;还有人相信大门的背后是另一个世界,人会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于是这些人把自己比作客旅,不过多留恋当下,因为还有比当下更好的下一站。“向死而生”这四个字在这两种信念当中都可以用来表达。有人向死而生是为了把自己认为的美好留在大门之前,有人向死而生是为了进入自己所相信的更美好的新世界。从大众道德来看,两种都合理,但似乎前者更受欢迎一些,因为活着的人几乎都希望自己所在的世界更美好,因此愿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美好的人被人们高举称赞。
持有不同的信念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些不同信念之间的矛盾对立是不可调和的。相信人有灵魂和相信人没有灵魂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信念,我想再抽象一些,那就是相信人死后继续存在和相信人死后不会存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信念。我想,这一个抽象的论述,应该足以概括死后的可能性了吧?那么人死后的结果非A即B,所以那种是正确的呢?这只能等个人死后再去验证,因为现有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充分证据来证明死后的结果为何。于是大家都成了“赌徒”,不过总会有人能赢,同时也总会有人输。关于死亡的赌博,输了的人会怎样?赢了的人又会怎样?没人知道。
有人提前声称自己知道后来的结果,但这些结果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死后去奈何桥喝汤投胎,有人说死后进入天堂,有人说这样,有人说那样,到底谁说的才是真话?好像走到这里的时候,有众多道路供人选择的时候,每走一步都是风险。假设有n条道路,那么走对路的概率是1/n,我不喜欢概率,我想要确定,100%的确定,就像太阳一定会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确定。但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如此之有限,自己所知的又如此之有限,也许后人会有更多的认识,但是无知的我当下该如何选择?又该何去何从?一旦进入死亡的大门,结果便确定了,那时的理性与感性已经失去了功用,因为不同的道路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而不同的实现方式与每条道路尽头的所相信的结果呼应。好比我提前买了XBOX的游戏光盘,若是年底圣诞老头的礼物盒子里是PlayStation,那么我就没得玩了。
很难再讨论下去,仅凭着人当下的理性来选择,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只能站在路口犹豫或是随波逐流。于是,各人只能背起自己的行囊,按着自己的信念去选择自己的道路了。